女性尿频是怎么回事?怎么治疗?
核心提示: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。正常成人每天日间平均排尿4~6次,夜间就寝后0~2次;婴儿昼夜排尿20~30次。如排尿次数明显增多,超过了上述范围,就是尿频。那么,尿频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女性尿频是怎么回事?那么,导致女性尿频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?尿频给女性朋友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不便,女性会为什么会尿频呢,女性尿频的原因是什么呢?专家指出,导致女性尿频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尿道感染、膀胱疾病、肾虚等,不同的原因所致尿频的伴随症状及治疗方法各不相同。
女性尿频的可能原因:
1、尿道感染
由于女性的尿道长度比男性要短得多,这给细菌、病毒、病原体等上行感染创造了机会,日常生活中女性泌尿系统容易感染就是这个道理。病原微生物一旦感染,如果量大或患者的抗病能力较差,其繁殖速度就会加快,对膀胱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。
由于炎症的刺激,往往很少的尿量也会产生尿意。这种频繁的尿意感并非坏事,可以通过频繁的小便将细菌“赶出”膀胱,也是身体给你的一个信号,一个提醒。炎症引起的尿频,往往伴有尿急(必须立即排尿的感觉)、尿痛(小便时尿道口甚至小腹部疼痛)的特殊感觉。病原微生物感染,贵在早期、有效地治疗,使用抗生素宜对症、足量,“除恶务尽”,切忌“轻描淡写”、用用停停或滥用,防止形成慢性疾病。
2、膀胱疾病导致的尿频
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,正常情况下膀胱足可以储存一定量的(一般为300毫升)尿液,但当膀胱的体积因疾病影响有效体积减少时,小便的储存量自然减少,很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尿意。当小便逐渐增多并在膀胱形成一定压力的时候,膀胱就会发出信息,人们就有了尿意。
倘若膀胱内有肿瘤、结石、异物、异位的子宫内膜占据,或膀胱临近的器官肿大,如卵巢肿瘤或囊肿、妊娠或子宫肌瘤、过度肥胖等,使膀胱受到外部压力,都会影响膀胱的有效容积,都有可能引起尿意频频,即使少量的尿液也会产生较强的尿意。所以,凡是尿意频繁者,特别是中老年女性,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,应找医生咨询,或进行必要的检查。
3、精神因素导致的尿频
人们总有一种感觉,在即将上火车、登机、出发、考试前,习惯地解一下小便,可不少人解了小便以后很快又有尿意,这就是精神作用的结果。精神紧张或与排尿相关的神经病变,均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射紊乱,发生恼人的尿频。精神性多饮多尿症、神经性膀胱炎,就是常见的精神神经性因素所致。
4、神经性尿频
尿频仅见于白昼,或夜间入睡前,常属精神紧张或见于癔病患者。此时亦可伴有尿急、尿痛。
5、尿量增加
在生理情况下,如大量饮水,由于进水量增加,尿量也会增多,排尿次数亦增多,便出现尿频。
如果您对尿频的原因还有其它疑问,点击
玛丽亚专家提示:治疗尿频一定要坚持治疗,彻底治疗
1、彻底治疗:已经发现泌尿系感染的病人,要在足够的疗程内足量用药,不可以掉以轻心。间断治疗或过早停药,就有可能迁延不愈转为慢性。一般要求,在症状完全消失,尿液检查恢复正常后,还要继续用药3-5天,停药后每星期复查1次尿液,连续3次以上末见异常方可认为基本治愈。
2、寻找慢性病因:慢性病人要查找迁延不愈的原因,看看是否存在尿路梗阻或其他感染性疾病,尤其是尿道口的感染性疾病;是否有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、肝病、肿瘤、结核病、其他肾脏病等;是否近段时间内还在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如强的松、昆明山海棠、青霉胺及抗肿瘤药物;是否违背医嘱用药不正规等等。然后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,争取早日康复。
3、长期追踪观察:慢性泌尿系感染的彻底治愈是长期的事情,应追踪观察。如在停药后6-9周内症状再现,应视为重新感染或原病复发,要再连续招药半年左右。停药后的半年里仍要每月复查尿液,有复发征象立即治疗,避免病情演化至最后,成为尿毒症等。
还有其它疑问,点击在线咨询
- 上一篇:武汉玛丽亚妇产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