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的5大月子病
核心提示:月子坐不好,“月子病”将如梦魇一般,缠绕着你的一生,所以新妈妈一定要引起重视。常见的月子病症状有腰疼,尿潴留,盆腔静脉曲张,手肘、手腕疼、脚底痛,恶露不尽。
传统坐月子中,有民俗鼓吹“坐月子不洗头”“坐月子天天吃大补”“一定要坐满30天月子”……否则“月子病”将如梦魇一般,缠绕着你的一生。坐月子似乎是人生的一个难关,让许多正在怀孕或是刚生产的妈咪神经紧张。
一、腰疼
十个产后妈咪有九个喊腰痛,这也被列为“月子病”之首。骨盆和子宫,是使宝宝出生的最大功臣,它们功高“劳苦”,经过妊娠和生产,已经疲惫不堪了。如果休息不好,当然会“抗议”了。
黑镜头:突然弯腰、蹲厕时会引起腰酸痛
镜头解析:刚生完宝宝的妈咪,骨盆韧带在一段时间内尚处于松弛状态中,腹部肌肉也变得软弱无力,子宫未能很快完全复位,此时产后妈咪们如果不注意,猛然弯腰拾捡东西,或者因为便秘而蹲厕时间过长,便会牵引、拉伤韧带;同时,因久蹲、久坐,也会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,使肌肉受压,劳损引起酸痛。
镜头调焦:
1、减轻腰部负担:多备些柔软靠垫,垫在腘窝;睡眠取左侧卧位、双腿屈曲;禁穿高跟鞋。
2、避免经常弯腰:准备一个触手可及的台子,盛放宝宝尿布、纸尿裤、爽身粉、护臀油及其它常用物品;厨房架子放在合适高度,便于产后妈咪拿取奶具;童车、童床都要调整到合适的高度,避免抱、放宝宝时过多弯腰;清理房间地板时选用长柄扫帚、拖把。
3、饮食上多吃牛奶、米糠、麸皮、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c、d和b族维生素食物,增加素食在饮食中的比例,避免骨质疏松而引起腰痛。
4、从产后2周开始,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做加强腰肌和腹肌的运动,增强腰椎的稳定性。
二、尿潴留
黑镜头:膀胱发胀,排尿点点滴滴不通畅
镜头解析:怕伤口痛不敢排尿;产程太长压迫膀胱;产后虚弱排尿无力。
镜头调焦:
1、起床活动能促进小便的排出。
2、浸泡在温水浴中。
3、热敷:将热毛巾或者暖水袋放在腰腹部半小时。
4、将右手放在膀胱膨胀的地方,向左右轻轻按摩10~20次,用中指按压关元穴(脐和耻骨联合处);也可以边由腹部向脊柱方向由轻到重地按压,一边放松屏气,一边排小便。
5、取沉香、琥珀、肉桂各0.6克用水煎服。实在效果不明显,再去医院针刺或者导尿。
三、盆腔静脉曲张
黑镜头:腹痛、坠胀、恶露量多,白带增多,并可出现尿频、尿急,腰酸、腰骶部坠痛等
镜头解析:妊娠期间,膨隆的子宫压迫盆腔血管,使血流受阻,产后如果护理不当,盆腔恢复延缓,再加之劳累因素,如久蹲、久坐、久立,便秘等,就会引起盆腔瘀血,形成盆腔静脉曲张。
镜头调焦:
1、注意营养,避免劳累、受凉而形成瘀血。
2、按摩:用手掌在下腹部作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圆形按摩及骶尾部的上下按摩,每日两遍,每遍20次。每天做收缩肛门运动5~6遍,每遍10~20次。
3、局部热敷。取热毛巾或热水袋,依次敷取腰腹、骶骨处;或者取中药,如川芎、乳香、广木香、小茴香、路路通、红花等各15克,炒热装人布袋中,敷于下腹部及腰脊、骶尾部。
4、简单运动:手扶桌边或床边,两脚并拢做下蹲、站立运动,每天两遍,每遍5~10次。注意动作幅度不可太大。
5、必要时去医院做理疗或者针灸治疗。
四、手肘、手腕疼、脚底痛
黑镜头:使用吸奶器、抱宝宝、洗衣物、走路
镜头解析:产后妈咪适当做家务,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,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。但如果时间太长,使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,容易出现损伤;同时产后虚弱,风邪趁虚而入,容易致使手指和腕部的肌腱和神经损伤,出现“伸腕肌腱炎”和“腕管综合症”,从而引起手臂、手腕疼痛。如果产妇产后下床少,脚底脂肪层变薄、退化、弹性下降,对行走时震动的承受力差,容易导致足跟脂肪垫出现水肿、充血等炎症,引起疼痛。
镜头调焦:
1.注意手、足部保暖,避免凉水刺激,引发神经炎。
2.调整节奏,无论使用吸奶器、换尿布等,持续四个八拍便停下来歇歇。当肘部、腕部出现酸胀,立即停下休息。刚生宝宝,下地走路时间不要太长。
3.腕部出现酸胀感时,左、右转圈,锻炼腕部灵活性;脚底板则可以用指压法,直到发热,但不要太用力。
4.多喝牛奶,吃鱼类,以补充钙质。
5.局部热敷。必要时去医院进行神灯理疗或扎针灸。
五、恶露不尽
黑镜头:坐了二十天月子,下面还有恶露排出,有时还伴异味。
镜头解析:过劳,子宫恢复缓慢;子宫炎症;胎盘排出不尽。
镜头调焦:
1、切忌劳累。
2、观察恶露的性状,如果发出恶臭,还伴口干舌燥的感觉,可能是炎症引起。注意清热解毒,用金银花泡茶;或者可用红豆50克,鲜荸荠100克煮水服用。多喝水排毒。如伴血块或颜色发暗,由淤血引起,可鸡冠花(鲜品)30克,鲜藕100克,红糖20克煮水服用。
3、出现发热症状,立即去医院检查,排除子宫炎和胎盘排出不全的情况。
- 上一篇:武汉玛丽亚妇产医院